磷化污水處理方法
標簽:磷化污水處理
今天漓源環保給大家分享一下磷化污水處理方法。磷化處理是對金屬材料及其制件表面進行的一種化學再加工工藝。經磷化處理的金屬材料及其制品表面形成浸入性磷酸鹽膜層,該膜層與金屬基體有良好的結合能力、耐磨性和對涂料的附著能力,因此,機械、鋼鐵等行業都采用磷化處理技術來制作機械零件的防護層。磷化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堿洗除油、熱水漂洗、冷水漂洗、酸洗除銹、二次冷水漂洗及磷化等幾個步驟。在其過程中,主要產生堿洗乳化廢水、漂洗廢水、酸洗廢液及磷化廢液等多種廢水。
磷化廢水處理過程中除含有大量的磷酸鹽、鋅離子、酸堿物質及有機物外,根據生產工藝不同,有時還含有一定量的鎳離子、銅離子或鉛離子等重金屬和表面活性劑等污染物,成分復雜,處理難度較大。磷酸鹽排放量大,主要以磷酸二氫鋅等無機鹽類的形式存在,此外還有COD、石油類和懸浮物等污染物。當前磷化廢水的在工程實踐中的主流處理工藝為:化學沉淀/混凝氣浮/砂濾/活性炭吸附,工藝復雜,投藥量多,運行費用高。
(1)水解酸化處理:讓污水與來自厭氧池的厭氧釋磷污泥一并進入水解酸化池,控制水解酸化池的平均污泥濃度15-20g/L,水力停留時間2.5-3h,使污水與厭氧污泥混合液中的有機物和微生物細胞在水解產酸菌的作用下轉化為溶解性有機物和VFA;
(2)將水解酸化池處理后的上清液送入厭氧池,停留一段時間,先與缺氧池經反硝化脫氮后的回流反硝化液混合,在攪拌下進行厭氧釋磷,使厭氧池達到50mg/L以上的厭氧釋磷濃度;
(3)將厭氧池中約為裝置總進水流量的10%左右的釋磷混合液送入側流沉淀池,進行沉淀泥水分離后,將富磷清液導入化學除磷池,停留時間30min進行磷的化學固定,同時將化學除磷池的出水控制在5mg/L,產生含磷酸鹽量73%-83%的富磷化學污泥,并將富磷化學污泥排除、回收利用;
(4)將厭氧池釋磷后剩余的90%的混合液與多級串聯接觸曝氣池回流的硝化液、以及二沉池的回流污泥一起混合送入缺氧池,攪拌并通過反硝化菌的作用完成氮的反硝化脫除,同時去除部分有機物;
(5)將缺氧池的出水與來自化學除磷池經除磷后的約為裝置總進水流量10%的除磷上清液一起送入多級串聯接觸曝氣池,在硝化菌作用下將氨氮轉化為硝態氮、在聚磷菌作用下完成磷的好氧吸收并降解轉化殘余有機物;
(6)將多級串聯接觸曝氣池生物反應后的混合液后送入二沉池,水力停留1h,排出上清液,同時將厭氧池中的增殖污泥量又回流至水解酸化池與污水一并進行水解酸化處理,進行下一個循環。
本磷化廢水處理方法優點:
(1)采用水解酸化處理污水與厭氧釋磷污泥產生的VFA作為補充氮、磷去除所需基質,提高系統同步脫氮除磷能力,減少厭氧、缺氧反應時間,從而減少池容、降低處理能耗。
本磷化廢水處理和少部分厭氧釋磷污泥進行水解酸化處理,將其中的非溶解態有機物轉變為溶解態有機物、將難生物降解大分子有機物轉變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有機物(VFA),為系統除磷脫氮提供了富足的有效碳源,緩解了生物除磷、脫氮過程中競爭碳源的矛盾,從而強化了系統生物除磷脫氮效果,同時也減少了后續厭氧、缺氧反應時間,從而減少池容、降低處理能耗。
厭氧釋磷污泥進行水解酸化較其他剩余污泥(好氧污泥)水解酸化有其獨特優勢:原污水與剩余污泥混合液的水解酸化雖也能提高污水可生化性并降解污泥,但由于水解酸化池中的優勢菌以兼性和厭氧菌為主,要取得良好的水解產酸效果必然要保證其優勢菌群不被破壞,而剩余污泥乃來自反應工藝末端好氧段經沉淀后的污泥(即好氧污泥),以好氧菌為優勢菌,將其回流入水解池必定一定程度地影響其微生物種群結構及優勢菌屬,從而減弱水解酸化能力。而厭氧池污泥主要含厭氧菌,與水解池優勢菌相容性很強,將其回流至水解池不但不會破壞其優勢菌,甚至能強化水解產酸菌的降解能力,提高污泥細胞的降解率。加之,由于污水處理系統中活性污泥量僅占混合液比例的1%左右,因此,回流污泥(約含99%的水)中的含磷量近似于污水中的含磷量。故厭氧釋磷污泥比剩余污泥(好氧吸磷污泥)中的含磷量要高得多,所以,厭氧釋磷污泥代替剩余污泥的回流水解產酸方法減弱了對水解池磷的稀釋程度,繼而間接減弱了對后續厭氧池磷的稀釋程度,相對來說,有助于減少富磷污水的化學處理量和化學除磷藥劑的用量,從而降低污水處理成本。
(2)將傳統活性污泥法中的完全混合曝氣池改為多級串聯接觸曝氣池能實現污泥減量并降低能耗,同時水解酸化處理厭氧釋磷污泥也起到污泥減量作用。
以上漓源環保小編整理的磷化廢水處理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因各表面處理企業水質不同,要根據實際水質分析來確定方案,可免費咨詢漓源環保。
漓源環保工程師聯系電話:辛工:13580340580 張工:13600466042